媒體報導

行車距離抓不準 原來老年黃斑部病變

「明明看來還有一段距離,怎麼撞上去?」60多歲賴伯伯最近常在停車場撞到旁車,這對年輕時開車技術一流的他是一大挫折。年紀大,視力愈來愈差,連行車距離都抓不準,子女陪他就醫,才發現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田彭太(見圖)指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分乾性、濕性,濕性可能在短時間內中心視力突然變差,因視網膜下方脈絡膜產生新生血管,隨之滲出液體或出血,造成視網膜下方積血或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病變除眼睛顏色逐漸變淡,眼前會模糊、扭曲、變形、中心視野缺損、出現黑影,只能用眼角餘光視物,立體感也變差,很難估計與其他車輛距離,這可解釋賴伯伯為何撞到旁車。此外,看路標、號誌時模糊,道路、斑馬線條扭曲,甚至無法辨認號誌燈顏色,都影響行車安全。


田彭太表示,台灣65歲以上民眾約每10人就有一人,即至少上百萬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除年齡外,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抽菸、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常接觸紫外線照射和高度近視患者也是高危險群。導致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延遲就醫的原因,是許多老人未定期檢查視力,視力變差就歸因於白內障、老花眼,若兩年內未治療,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達法定失明標準。


治療上,田彭太說,可透過雷射、光動力、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來抑制新生血管。但雷射會灼傷正常視網膜組織,若新生血管太靠近黃斑部中心就不適合;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是治療主流,一個月眼內施打一次,可阻止新生血管增生,改善或穩定視力,健保給付每人每眼每年可注射3針。賴伯伯接受新生血管抑制劑注射療程後,視力逐漸好轉,中心視野黑影明顯縮小,立體感變差也改善,不再抓不準行車距離,常開車帶老伴四處遊玩,享受退休生活。田彭太提醒,若有可疑症狀,應盡速至視網膜專科就診,保住寶貴視力。

資料出處/ 中時電子報。

馬上訂閱電子報,隨時掌握護眼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