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守則

什麼是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AMD)?

-年齡相關性黃斑部(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退化-


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AMD) 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導致中央視力受損或喪失,主要好發於 50 歲以上。雖然 AMD 不會影響週邊視力,因此不會造成全盲,但卻是工業化國家中導致 65 歲以上人口法定失明的主因。 AMD 會影響視網膜,尤其是黃斑部,黃斑部是視網膜的中心區域,掌管精確的視力、色彩分辨力、光亮適應等三大功能。

AMD 可分為兩種類型:

  • 乾性,無滲漏型 (佔病例的 80-90%)。
  • 濕性,滲漏或血管新生型 (佔病例的 10-20%) 。

AMD 的病理生理學很複雜,目前尚未完全釐清。不過一般認為,AMD 起因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層 (RPE) 功能退化,視網膜色素上皮層是分隔視網膜內側感光細胞和外側脈絡膜及血管的組織層。

RPE 功能退化會造成:

  • 代謝物逐漸堆積,導致視網膜出現黃色斑點 (稱為隱結)
  • 因為缺乏來自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養份,導致視網膜萎縮
  • 脈絡膜長出大量的新生血管,又稱為脈絡膜血管新生 (CNV),就是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

早期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AMD)患者,通常會出現中央視力退化,因此看東西會模糊。利用細隙燈眼底鏡檢查眼底,可見到眼底有地圖狀萎縮,病變部位蒼白、界線分明且邊緣呈扇形等現象。若地圖狀萎縮的面積超過 500 µm,可在該區域中央看見脈絡膜的血管。

較晚期的濕性AMD患者,中央視力會出現視線扭曲或模糊,甚至可能會出現盲點,患者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 (Amsler grid) 描述視力異常的部位。眼底鏡檢查可呈現隱結的範圍和任何影響黃斑部的變化,例如出血和局部性色素沉著(focal hyperpigmentation)。另外,螢光血管攝影(FA)雖然重複檢查的結果未必一致,但卻是判斷濕性AMD患者是否出現脈絡膜血管新生(CNV)的標準檢查方式。

不過眼底鏡和螢光血管攝影,無法偵測CNV造成視網膜增厚或隆起的情形。視網膜斷層檢查 (OCT)可呈現視網膜、視網膜色素上皮層 (RPE) 和脈絡膜的橫切面影像,是量測黃斑部厚度、水腫範圍和 CNV 位置與高度的有用工具。因此, 視網膜斷層檢查(OCT)是目前診斷並監測濕性 AMD 治療狀況的重要工具。濕性 AMD 有許多種治療選擇,視網膜專科醫師和一般眼科醫師,都很了解相關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多足型脈絡血管病變(PCV)-






馬上訂閱電子報,隨時掌握護眼資訊